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里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再次回荡,十几个孩子身着白色击剑服,头戴护面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、突刺、防守,他们的眼神专注,步伐轻盈,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,站在场边静静观察的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“看到孩子们重回剑道,享受击剑的快乐,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经过漫长等待,孩子们终于能够再次手持剑柄,在剑道上自由挥洒汗水,这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,更是精神的释放。”
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北京市各类体育场馆和训练机构陆续恢复开放,击剑运动也迎来了复苏的春天,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,王钰过去几个月一直在为击剑运动的恢复奔走忙碌。
“击剑是一项需要专业场地和设备的运动,长时间的停训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。”王钰说,“不仅技术生疏,体能下降,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与同伴一起训练、交流的机会,现在看到他们重新回到剑道,那种喜悦是难以言表的。”
在训练馆里,10岁的李晓雯正在与对手进行实战练习,她的母亲告诉记者,孩子练习击剑已经三年,疫情期间只能在家通过视频课程保持训练,效果大打折扣。“重新回到剑馆,孩子兴奋得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装备,击剑不仅让她锻炼身体,还培养了她的专注力和意志力。”
王钰从2008年开始接触击剑运动,至今已有15个年头,她从一名普通击剑爱好者成长为专业运动员,后来因伤退役,转而从事击剑推广和教育工作,对于击剑运动的价值,她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“击剑被称为‘格斗中的芭蕾’,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。”王钰说,“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、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,在剑道上,你三亿体育官网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,这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。”
王钰特别强调击剑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。“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大,击剑能够帮助他们释放压力,增强自信心,击剑是一项非常注重礼仪的运动,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,选手都要向对手、裁判和观众行礼,这培养了孩子们的尊重意识和体育精神。”
数据显示,北京市目前有近50家击剑俱乐部,长期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超过万人,近年来,击剑运动在北京青少年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,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选择的体育项目。
疫情对击剑运动的冲击不容小觑,王钰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许多击剑俱乐部面临生存压力,教练员流失严重,学员训练中断,整个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“那段时间,我们协会积极引导俱乐部开展线上教学,组织云端击剑比赛,尽可能保持学员的训练热情和技术水平。”王钰说,“但我们都知道,击剑是一项需要实战的运动,线上课程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训练。”
随着训练恢复正常,王钰和她的团队开始着手解决新的问题。“恢复训练不是简单地把孩子们重新召集到剑馆,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技术生疏和心理障碍,如何设计更加科学训练计划,避免运动损伤。”
北京市击剑协会组织了一系列恢复性训练营和技术研讨会,邀请运动心理专家和体能训练专家,为教练员提供指导,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学员重返剑道。
“我们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,不急于求成,首先帮助孩子们恢复体能,重新熟悉剑感,逐步加强技术训练。”王钰表示,“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让孩子们重新找回击剑的乐趣,而不是仅仅关注比赛成绩。”

在王钰看来,后疫情时代,体育教育理念需要有所调整。“经过这段特殊时期,我们更加认识到体育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,对于青少年击剑运动,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参与过程,而不是过分强调竞赛结果。”
这一理念得到了许多击剑教练和家长的认同,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张先生表示:“现在训练中,我们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,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,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人。”
王钰告诉记者一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:一个平时性格内向的小男孩,在重返剑馆的第一天,紧紧抱着他的剑包不肯放手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“那个瞬间,我深深感到,我们工作的价值不仅仅是培养击剑运动员,更是帮助孩子们找到能够带来快乐和自信的舞台。”
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,王钰正在推动多项计划,以进一步促进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发展。
“我们计划与教育部门合作,推动击剑运动进入更多校园。”王钰介绍道,“我们也在完善击剑教练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,提高教学质量,我们还将组织更多适合不同水平学员的比赛和交流活动,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。”
针对击剑运动装备成本较高的问题,协会正在探索与器材厂商合作,为初学者提供更经济的装备租赁方案。“我们希望降低参与门槛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尝试并喜欢上这项运动。”
王钰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女子击剑的推广。“击剑是一项非常适合女性的运动,它不像一些项目那样强调绝对力量,而是更注重技巧、策略和心理素质,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女孩参与击剑,体验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。”
随着暑假的到来,北京市各击剑俱乐部迎来了训练高峰,王钰几乎每天都要走访不同的训练馆,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,与教练们交流教学经验。
“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挥洒汗水,眼中闪烁着专注和热情,我相信击剑运动的未来是光明的。”王钰说,“我们协会将继续努力,为青少年创造更好的击剑训练环境,让更多孩子能够体验这项运动的乐趣,培养终身受益的体育习惯。”
在王钰看来,击剑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“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挑战,如何尊重对手,如何在逆境中坚持,这些品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。”
夕阳西下,训练馆里的孩子们结束了当天的训练,互相行礼后,依依不舍地离开剑道,王钰站在门口,与每个孩子击掌告别,她的眼中充满希望,因为她知道,明天,这些孩子还会回来,继续在剑道上追逐他们的梦想。
“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——这不仅是我们工作的起点,也是最终目标。”王钰微笑着说,“每当看到一个孩子因为击剑而变得更加自信、开朗,我们就知道,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